医学人文讲堂

您目前的位置: 水仙直播» 医学人文讲堂

【水仙 讲堂 166期】刘士永:抗战中国与现代军事医学 2025年11月3日上午,由水仙直播-水仙直播视频-水仙直播app 主办的第166期医学人文讲堂《抗战中国与现代军事医学》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逸夫楼举行,主讲人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历史学刘士永教授。北

水仙直播


2025年11月3日上午,由水仙直播-水仙直播视频-水仙直播app 主办的第166期医学人文讲堂《抗战中国与现代军事医学》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逸夫楼举行,主讲人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历史学刘士永教授。水仙直播-水仙直播视频-水仙直播app 陈琦副教授主持了讲座,与谈人为张大庆教授、苏静静副教授。来自北京大学、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单位约三十位师生参加了讲座。


241feba090704ae8b807fcd4e8de0a04.jpg


刘世永教授回顾了军事医学史领域的研究特点,核心研究范围与视角转变,并针对抗战医疗研究的主题和方法进行了总结评价。刘老师从中国军医教育的开端展开,介绍了民国时期早期军医训练面临的困境,以及在战时西迁背景下的模式转变。刘老师还生动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战时医疗资源的匮乏与挑战,虽然当时国民政府成立已建立卫生部(NHA)和中央卫生实验处(NIH),但人员短缺与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使得战时医疗基础设施的生存与发展根本上仍需依赖于跨国协调和国际支持网络。其中林可胜(R.K.S. Lim)是中国军事医疗与美国慈善支持的交汇点。刘老师还针对战时军医的培训与技术引进、军事营养与国产药物等内容展开了分析,指出抗战时期中国军医面临的脆弱平衡与政治张力,支撑了特定时期中国现代医疗能力的延续。


4ad52488a8b04550a13eb2860175480e.jpg


在问答环节,张大庆教授评议认为刘老师运用许多珍贵的史料厘清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医学发展特点,对未来关于该领域的研究议题作了重要启发。与会师生还就林可胜等抗战时期军事医学领域的重要人物、史料获取途径、移动血库的发明等问题与刘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供稿|黄航宇

审校|陈琦